——赴云南昭通市昭阳区炎山镇开展公益支教活动系列报道之四
葛秀琴,盐城市田家炳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备课组长,国家二级咨询师、中级社工师,盐城市第八届、第九届政协委员。“超越小我,成就彼此的大我”是葛老师一直秉持的信念,她在承担高中英语教学工作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积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接听心理服务热线、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曾被评为盐城市首届“最美心理健康志愿者”。
葛老师对这次去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炎山镇支教的活动非常热心,她积极响应、踊跃参加,去前反复打磨课件,精心备课,协助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去之后,全心投入,体现了高度的敬业精神,她承担了四到八年级的七节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和三节七年级英语教学活动。葛老师根据不同年级和孩子的成长阶段特点设计不同的心理健康团辅主题,主要课题有:《看见情绪 拥抱成长》 《沟通的方式》 《我是谁?——认识自己》 《做快乐自信的自己》 《合作共赢》。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团体游戏让学生以深度体验的方式学习,让学生分享感悟,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促进孩子们的心理成长,思考自己的人生课题。炎山镇中心校多人次听课,对葛老师高度评价,称葛老师通过巧妙的提问和多样化的互动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知识输入到能力输出,环节衔接自然,重难点突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七年级两个班的英语课上,葛老师通过课堂互动了解到孩子们的学情,针对基础薄弱、刚换新教材的实际,她从语音和句式入手实施沉浸式教学,耐心授课。有效使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提高学习密度,鼓励孩子们互动合作,多开口、多表达,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让“小老师”带动全体同学提高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课后及时和老师们就课堂教学进行了多维度深入交流探讨,重点聚焦在现有学情下如何贴近孩子们的实际基础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对孩子们点点滴滴的进步及时肯定和鼓励,落实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着重于孩子们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有教师表示,葛老师将心理学与英语教学融为一体,使课堂饱满且充满爱意,体现了深厚的教学功底与鲜明的个人风格,葛老师的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教学艺术的展现。
在支教期间,葛老师还随团队走访了贫困学生家庭,仔细询问了解家庭情况,感受当地群众的勤劳朴实和生活不易,她自己掏钱购买村民自产的花椒,力所能及地帮助村民缓解销售压力。为了同伴准备上课材料,葛老师还与同伴及老师一起上山采摘松果,在相互合作中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这些看似平凡的行为举止中,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都具象化了!
回程临行的前一天晚上,支教团队与学校老师们集中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了深度交流,交流时葛老师饱含深情地说,把孩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的共同责任,让我们一起努力,超越小我,成就彼此的大我,为人民教育事业贡献微博之力,无愧于教师的光荣职业。